【成都名校】曾经驱车千里招生,现在学生自己“送上门”。这位老师说,来到新津为明,才知道什么是“成绩猛升”!
https://mp.weixin.qq.com/s/ANdnWtIwe_Nw6leaCcvQqw
成都名校2020-05-12
李光明
每天骑车上下班,每周一天专业骑行锻炼身体。爬怪石嶙峋的海螺沟,别人都爬不上去了,只有他和一个年轻的体育老师到了山顶!
每天刷抖音学习新鲜教法,把小故事、小视频带到语文课堂上,孩子们最喜欢的《少年》,他都会唱!
每次发的朋友圈,三观绝对要正,负能量的东西坚决不发。他说:“一个老师,就要用正能量的东西去影响学生。”
“热爱生活、思想前卫、心态年轻、能量满满,李光明是孩子们最喜欢的语文老师!”
在新津为明,说起今年已经51岁的李光明老师,老师和学生都赞不绝口。
李光明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人不能未老先衰,要永远保持一颗少年心!
“什么是少年心?”答曰:“激情!”
“我觉得这个‘少年、中年、老年’是不是要重新定义一下,我虽然50岁了,但状态上一点都不算老年。”——李光明
1
李光明的“激情人生”,从2019年6月离开绵阳东辰开始。
2019年,李光明带完最后一届高三毕业班,就跟随校长何刚来到了新津为明“打江山”。
爱人不理解,一把年纪了还折腾什么呢?毕竟在东辰,他已经是战功累累的一员“老将”,手下出过30多个清北生,还多次被评为绵阳市优秀教师、骨干教师、明星教师。
李光明就跟爱人讲道理:
“我才50岁,不能未老先衰。在老环境里是很舒服,但太轻松了也无聊,人总要不断突破自己。再说何校比我大,还那么心态年轻,又有干劲,我们为什么不能和他一样呢?”
当时,向李光明递出橄榄枝的不止何刚,还有其他学校,但他只看好何刚。他说:“我选学校,先看校长,校长水平一般,我肯定不会去!”
在李光明心里,何刚就是偶像,“他就是一个有追求的人,我也应该做一个有追求的人。”
就这样,李光明离开了东辰的舒适区,跟随何刚驱车千里,整个暑假都在到处宣传、招生。
顶着烈日,他说,“我们一定要经营好这批家长,把他们的孩子培养好,家长满意了,就可以通过社会的口碑换来核爆炸式的宣传!”
果不其然,经过半年的努力,这支来自绵阳的“狼性团队”使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家长们好评如潮,现在亲自把孩子送上门。班级群里,家长们的感谢之词滔滔不绝。甚至争着为班里出力,孩子们需要口罩、洗手液,一个家长说,“不用大家出钱买,我捐了!”另外一个家长不甘落后,“麻烦你多买一批,我也捐了!”
李光明告诉小编,不光家长们看好学校,县教育局对如今的为明也是另眼相看,这让他感受了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教育激情。
家长口碑一夜爆棚,社会地位扶摇直上,现在的新津为明如日中天。以至于其他学校常常被善意提醒:你们提防啊,“狼”来了哦!
2
二诊成绩再次突飞猛进,李光明透露三个教学“法宝”
就在最近的二诊考试中,为明再次刷新了办学历史。
理科高线,从以前的10%以下,飚到45%。从班级到年级,优生人数都有大幅度提升。高三一共7个班,每个班35人左右,高线生达到60个。
“说实话,二诊成绩超乎了我们的预想,毕竟疫情上网课不能面对面,家长也基本没时间监督孩子。我们都担心孩子会退步,结果不但没退,反而进步了不少,这已经达到我们的奋斗目标了! ”李光明满脸笑容。
到底有什么法宝?按照李光明的话说,就是“严抓”+“激情”+“创新”。
先说“严”。
李光明一直坚信,过程的残酷就是结果的仁慈,过程的仁慈就是结果的残酷。
对于入口水平不高的学生来说,必须严抓学习,出成绩的过程中,大家肯定都要吃点苦。
身兼高三6班班主任、高三语文小组组长、宣传推广,李光明从早上6点多到学校,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生活。
中午最多休息半个小时,晚上经常忙到11点才回家。晚饭都在学校吃,备课、批作业、组织语文教学研讨,还要见缝插针地写学校宣传稿。
对学生,李光明也是时间卡得紧、纪律管得严、嘴上说得狠,但也有分寸。
太严了,学生肯定不喜欢,李光明就借学生过生日的机会,给他们买蛋糕,调剂一下班级氛围。
宽中有爱,孩子们渐渐爱上了这个班爸,个个变身贴心“小棉袄”,时不时给李光明说上暖心体贴的话。
就在采访前一天,一个孩子还送来了眼贴。李光明很感动,“这些孩子还是知道感恩。”
其次是“激情”。
“老当益壮”的李光明,最见不得学生十六七岁就老气横秋。
他经常在班上鼓励孩子,“你们这风华正茂的年纪,怎么还不如我一个50多岁的人呢?是少年,就要有一颗少年心!有动力!有激情!”
李光明说,有些孩子要很多次才能唤醒,有些一次就能唤醒。只要自己有一丝力气,就要坚持不懈地用激情教育来唤醒他们。
但“唤醒”不是简单说教。
班会课上,他会放一些孩子们喜欢的励志歌曲,放小视频、小故事来感染学生;自习课上,他会悄悄在黑板上写一句励志的话,让疲倦的孩子有一点动力。
一针针“鸡血”打下去,孩子们“活”起来了!激情唱歌、激情早读、激情跑操,成了6班少年的标配,也成了为明少年的标配。
最后,说一说“创新”。
李光明总结道,从学习方法上来说:
效果最好的是动手做,其次是眼睛看,最差的是耳朵听。传统教学就是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了一节课,学生最终能记住的只有20%。
所以他教语文,向来强调以学生做为主。疫情期间上网课也是这样,课堂上“多做少讲”。
但这不代表老师就轻松了,学生做的每道题都要亲自筛选,从放假前到漫长的寒假,李光明精挑细选了大量优质题目,网课的时候就传给学生,做完以后自己和学生都参与评讲。
这样讲练结合下来,孩子们的二诊成绩不降反升,倒是让李光明更坚定自己的教学方法。开学后,他又突发奇想,想了一招“翻转试卷”。
翻转试卷,就是先精选一套试卷,把试卷里的考点挖出来讲一遍,然后做针对性练习,每种题怎么考,怎么答,从头到尾教个遍。最后再用同类试卷验收成果,马上就能看出学生是否掌握了。
李光明说,这种考法主要测试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同一篇文章、同一个知识点,学生必须全方位了解才能做好。目前,这种方法虽然只实行了几次,效果已经很明显了。
3
刷得了抖音,写得了诗词,上课贼有意思,被学生称为“最喜欢的语文老师”
刷抖音,学教学,写诗词,爱骑车。歌单里既有齐秦、谭咏麟、张国荣、周华健、梅艳芳等等90年代很火的流行乐,也有比较“烧脑”的古典音乐。
“曾经我们也是热血的年轻人!”李光明一句话,仿佛把名校君带回了上个世纪。
一个热爱生命、有意思、有追求的老师,课堂也一定很有趣吧?
李光明使劲儿地点点头,“那当然!我的课堂最大特点就是有趣!”
教语文这么多年,李光明已经形成自己的风格:有料、有种、有趣。
老师上课一定要有干货,才能带给学生积累,提高孩子们的语文成绩和语文素养,这叫“有料”。
在语文课上培养学生的思维,形成独到的见解,敢于质疑,敢于批判,这叫“有种”。疫情期间,他筛选了很多资料和视频,告诉孩子们如何正确评判一个社会现象。
“很多孩子看问题,很情绪化,这和网上那些喷子没什么区别。所以一定要慢慢教他们沉淀下来,理性思考。包括写作文也是一样,一篇文章只有情绪,没有情感和几个深入观点,就不是好文章。”李光明说。
最后说到有趣,他强调,“上课一定要有趣,这是我的追求。不然,你拿什么和别的科目拼?”
学生会花时间补习物理化,语文大部分时间只能“靠边站”,所以必须在课堂上拿出效率。这就要求语文老师,讲课首先要生动,然后再传授给学生“内功”。
在绵阳东辰的时候,李光明就用这一招搞定了清北班的语文。
当时,一群学霸因为上任语文老师讲课死板,都不爱听,悄咪咪在下面做物理,导致语文成绩全面崩塌。李光明接手后,第一件事就是提起全班学语文的兴趣。
“那真的用尽千方百计,每一节课都在发掘课本里的趣味,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和语言给他们讲,一个学期后,这些孩子就喜欢上了语文。”回想当年,李光明有点感慨。
为了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成绩,不仅上课下功夫“搞笑”,下了课还要加强辅导。
班级整体提升一条线,尖子生补习一条线。李光明一边全面提升班级的弱势——古诗文,一边针对尖子生补习不同环节的短板。
“每个同学弱的地方不一样,作文弱的补作文,阅读弱的补阅读。”
最后高考,班级平均分提高6分,学生从十几分到二十几分地提升,最高的考了130。也就是那一次,班里出了5个清北生,李光明还被学生们称为“最喜欢的语文老师”。
“实践证明,这是一种成功的模式。在新津为明,这种辅导模式会继续沿用。”李光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