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和小桐一起成高木(二)
几十年当老师,对教师职业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当老师,有两种当法,一是当做职业,将教学工作当做任务被动的去完成,一种是主动地写一首“教育诗”,把教学工作变成富有创造性的、有诗意的劳动,因为教育本身就是像诗一样美好的科学和生活。
诗意的教育中,学生是自己的主人,教师是为他们缝补翅膀的人。
11.8日,期中考试结束,小桐的成绩又有所下降(39),其实这次考试试卷我是按照90分钟设计的,试题在量和难度上都有点大,而实际考试时实施了理综统考方案,时间短促,程度好一些的同学能很紧张的做完,而小桐的知识熟练度和思维敏捷度显然还未能达到这个尺度。当我分别向不同层次的同学谈话征求今后教学意见时,她递给我她写的学习心得:“说实在的,我真的快坚持不了了。那种无可奈何的失败,那种窒息的感觉……只有当你身处其间,切身感受时,你才会明白:什么是越坚持、越绝望……”作为老师,我明白一个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在奋力往上攀登的那种感觉,因为她要超越的都是成绩比她好的同学,所以要付出别人十倍、百倍的努力,还不可能短期内见到成效。在山东时,我目睹了许多这样的同学,有的坚持到最后成功超越了自己,更多的是在最感困难时——临近最后的成功时放弃了。我觉得小桐是个坚强的孩子,应该能够挺过去这最困难的时刻,这个时候,万万不可松懈呀!我在她的学习心得后面写下了这么一段话:“坚持。什么是坚持呢?就是当你身心疲惫的时候,快要支持不住的时候,即将放弃的时候……再坚持下去!黎明前总会有一段黑暗的时刻,攀登珠峰的人在登顶前总会有一步也走不了的时候,可他们终究还是迈出了那最艰难的一步!他们的整个人生,因了那一步而精彩。坚持,是对意志的一种培训、检验,是对生命的一种超越!看清楚前面的目标,一步一步的迈出去,一步……一步,……老师与你同行,我们的脚印会留在后面。”
小桐含泪说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多懂事的孩子!我沉甸甸的感觉到了自己付出的不够,这样爱学习的学生成绩一直上不去,是老师的责任未尽到啊!从今天开始,我要和小桐,和其他同学一起去书写我们共同的成长诗篇。
11.15日,我在她的作业上发现了一句对联:“此日林中观凤尾,他年榜上占鳌头。”我终于松了口气,这孩子没有倒下,没有放弃,她还是挺住了,坚持下来了,这才是小桐的性格。在今后的日子里,首要的任务还是努力弥补基础知识体系的漏洞和思维缺陷,应该指点她从这些最基础的事情——听好课、做好笔记、做好作业、每天复习等做起。
11月18日,学校开运动会,我拍了一幅小桐和左菲娅的绑绳跑比赛照片,命题为“坚持!坚持!”在班里为她们播放后,她告诉我:“老师,我知道那两个‘坚持’所蕴涵的您对我和左菲娅的鼓励与期盼,无论如何,我会坚持的,我相信我自己!”
2011.1.中旬末,成都市组织期末统考,小桐的成绩还是不理想,以至于她母亲和班主任老师都萌生了劝她改学文的想法,并都郑重地和她摊牌,我能理解此时此刻小桐心理的矛盾,我觉得现在对她说什么都是不需要的,她应当经历这个时期,坚持还是改变方向是关乎她一生的大事,应当让她自己来抉择,我相信小桐已经具备把握自己的能力,能够经受这一次考验,小桐会走向成熟的。临近寒假时,我专门找她长谈一次,指点她假期复习的方法和内容,1月21日,我们动身回家时,还专门在她的QQ上留言:“小桐:假日里按照我们交流的复习方法,认真的阅读基础知识,领会、记忆。最好将《金属》专题系统的整理、复习一下。另外,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系统的整理一下。这个假期对你很重要,重点在于体会一下学习策略和方法。下学期有个好的开始。你能做到的,尽管会很不容易。我相信。”
寒假过去,2月19日新学期开学后,小桐就找到我面谈,深刻地剖析了自己过去在学习理科课程上存在的认识不足和行动缺陷,坚定地表示坚持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目标——上海军医大。我悄悄地松了口气,并果断地根据班内同学的学习层次分出A.B.C.D.几个学习小组,以便于有侧重地安排学习任务,明确各自的学习目标。我把小桐划到D1组任小组长(这是学习层次较低的小组,我想让她真实地感觉到自己的目前层次,端正实事求是的态度),以便每天在收缴作业时能够及时耳提面命……。
3.21日,新学期的第一次月考,小桐的化学成绩又有进步,过了及格线,我心里很高兴。
可是,我没有想到,3.24傍晚,小桐找到我,含泪告诉我她还是最终决定去转学文科……我怅然良久,不知说什么好,言不由衷的安慰她:怎么选择,还是由你自己决定。我相信你的决定是对的,因为你不是轻易作出决轻易改变决定的人。既然艰难的作出了选择,那就要好好地走下去。小桐当晚就搬到了文科班教室,看着小桐空空的座位处,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隐隐的疼痛,在理科学生中,有着小桐这么好的文学功底的学子越来越少了,我多么希望小桐能成为理科生中的佼佼者,这也是我的一个梦。从另一个角度反思,小桐的理科成绩迟迟提不上来,一直处于徘徊状态,也和我有关系,我没有尽好一个老师的职责,没能帮她有效地提高化学学科成绩。我心情复杂地在小桐的QQ上留言:“小桐,你做出了决定,老师支持你。尽管我心里还是有些许遗憾,因为将来也许少了一个有如此深的文学修养的理科的专家或许是医生。但我也明白你做出这决定的不易。
年轻时的光阴太重要了,我们委实浪费不起,所以,有时候只能作出调整。但愿你的选择是正确的,我相信。好好走,不管在哪条路上,你的目标都在远方,老师的目光都会追随着你们,老师都在你身旁,伴你一起成长。
”小桐回应我:“……老师,我不会忘记您对我的期望:小桐成高木,滴水入海江……。 您,一直都在;我,一直都在……”
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是心灵与心灵的接触,教师的幸福,就是在这个层面上播种真善美、播种智慧的过程中的心灵体验……小桐虽然不再将理科学习作为主攻方向了,但是作为教师,我们在心灵层面仍在时时交流,仍在相互感触和影响。
教师的人生应该是道德化的,在道德化的人生中,升华自己的精神境界,也升华学生的精神追求。教师至为宝贵的品质是善良,教师的心应该是慈悲的,唯如此,教育才会有道德、和谐、成长。教师,不仅给予学子知识和方法,还应该给予学子信心、欣赏、温暖,让学生的生活中永远有希望,永远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心灵永远充满阳光。我和小桐仍是朋友,我们仍然互相给予和扶持。
录2008年涂写的《诗意的心灵》一首,赠给小桐,作为我和她共同成长的一段生命历程的诠释:
温良有信行天下,宽惠无私得众生。不必怨天不忧人,自由取舍自掌控。
抬脚落下是走路,躬身直起真攀登。情怀在心灵不惑,慧释于气神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