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家长对学生成绩满意
开学初期,房校长在全体教师会上提出了“让家长对学生成绩满意”的工作目标,作为一名新加入北大附中的教师,我个人认为这一工作目标明确了学校以学习为重的工作方向,毕竟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决定了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但经过两个多月在学校的工作和学习,当我对学校现有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源情况有了初步了解后,我对 “家长满意成绩”有了一些深一层的理解,略述如下:
纵观我校学生情况,除少数个别班级学生学习状况良好(有较好的学习积极性)外,大多数班级的学生缺乏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这部分学生大多数为家庭状况相对富有,家长平时比较娇惯纵容,使他们从小娇生惯养,缺少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有的学生因为家庭富有,甚至片面认为学不学习都不重要,反正家中有钱或有权,长大后可以凭借家长的权利或金钱帮他们解决问题,因此他们缺少生活的目标和希望,在学习上他们可以上连基本的知识和学习方法都没有。针对这部分学生,如果一开始就对他们在学习成绩调高上寄予希望有些不太现实。
针对这一部分学生的“成绩”不能单单定位为“学习成绩”而是应该讲他们的“成绩提高”定位为“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提高。因为只有真正做到“生活、行为、学习”习惯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提高。西点军校是是美国的重要高等学府之一,从这所学府毕业的学生,大部分成为美国经济和政治上层的精英,在这样一所精英云集的学校,学员对教师或长官的回答只有两种:“是的,先生。”;“对不起,我错了先生”。如果学员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借口进行辩解,那么他将极其严厉的惩罚。正是有了这样严格的管理措施,才造就了西点军校的辉煌。
同样在我国山东安丘也有这么一所学校——山东省安丘四中,这是一所乡村中学,所收的学生多为当地中考分数线以下的三等学生或是其他重点学校收取后剩余的学生。学生的学情和我校的学情大致相同。但就是这样一个乡村学校却在生源差、山东省重点本科招生人数减少的严峻形势下,再续写了安丘四中“低进高出”的神话:906人参加高考,各类本科共录取632人,本科录取率为69.75%,有197名同学被全国重点大学录取。实现了高考任务完成率、本科进线率、优生优培率的全市八连冠,在山东省产生了很大的震动。
为什么一个普通的乡村学校,基础条件设施差,学生生源差,却创造了高考的奇迹?原因无他,该校从高一新生开始就采用严格的管理方式,深抓学生的“养成教育”、“感恩教育”、“信心教育”,即“三项教育”。所谓“养成教育”,即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有学习的方法和主动性;所谓“感恩教育”,即对国家,对学校,对父母,对老师,对周围关心帮助自己的人心怀感激,作为90后的学生往往缺少学习生活目标,在他们眼中往往认为家长的养育,老师的教育都是理所当然的,无需任何回报,因此造成学习上的惰性,而“感恩教育”就是树立他们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所谓“信心教育”即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由于所收学生学习成绩基础比较差,加上高中所学知识内容较深,因此他们在思想上往往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倦,认为自己反正怎么学都无法提高,因此放弃学习只有让他们有了自信,学习才有动力,这三者相辅相成才造就了安丘四中“青石板上创高产”的教学高考奇迹。
以上两所学校,不论是像西点军校这样的“精英”学校,还是像山东潍坊安丘四中这样的“草根”学校,都让他们的学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而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就是严格的管理和具体的行为措施,让学生先从“习惯成绩”上有所提高,进而才能使他们在学习习惯上有所提高。
因此,我认为学校要想实现“让家长对学生学习成绩满意”的工作目标,就必须先让学生在“生活、行为、学习”习惯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学校才能真正的让家长“满意”。
或许有人认为要让学生在“生活、行为、学习”习惯上提高,就必须加大学校管理的措施和对违纪现象处罚的力度,这样容易使原本娇生惯养的学生产生抵触,甚至会因为无法适应而退学,从而影响学校的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这种担心是必然的但有是多余的。我们在担心学生是否适应的同时,却忽略了家长。作为我校学生的家长,大多属于在经济上或社会上有一定能力或地位的人,他们大部分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从而让他们在社会上更有“面子”,作为这一部分家长因为平时工作的原因,而忽略对学生的关心,而他们的孩子也往往因为家长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的贫瘠而产生对父母的抵触和叛逆,如果学校能够让这一部分的学生在行为习惯上有所提高,在思想上变得感恩或懂事,我想这部分学生的家长不会因为学校的管理严格而让学生退学。同时当他们看到学校的措施,让他们的孩子在接人待物等行为习惯上有所提高,我想他们更愿意掏钱把学生送到咱们学校,加上这部分家长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人脉,对学校管理的口碑无疑也是一种宣传。
此外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针对那些行为习惯较差,屡教不改的学生,学校不应慑于家长的地位或权利,而对这部分学生放纵姑息,要知道“一只老鼠坏锅汤”的简单道理,放任这部分学生只会助长他们不的不良气焰,让他们影响班级的班风学风,甚至进而影响学校的校纪校风,让那些想学习但又缺乏自制力的学生受影响,甚至退学。需知“千里之提,溃于蚁穴”,如不能对这部分学生防微杜渐,那么他们会给学校的声誉带来更多不可估量的影响。
综上,我个人认为作为私立学校要让学生家长对学生成绩满意的前提,必须是让学生在“生活、行为、学习”习惯上有所提高,否则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将成为空谈。以上均为一家之言,如有不当,望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