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课堂的导入艺术
物理课堂的导入艺术
北大附中成都新津实验学校 李素娜
新时代新课程背景下,作为一名物理教师,能够吸引学生走进课堂,并能够有效的快乐的完成一堂课的目标,从教学实践出发,新颖、别致、高超的导课艺术,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注意力立刻转移到课堂中来,一个好的开始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讨论物理课堂上的导入艺术,希望和大家分享物理教学中的快乐。
案例1、抓住学生的心,把复杂问题变简单
在讲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时,我们知道对运动问题的认识是靠理性的推理,不仅需要观察和实验,还要去推理。在备课期间,按照教科书的安排正像侦探破案,科学家探索自然界的秘密,需要理性的推理,首先在网上搜集了一副福尔摩斯侦探的图片,很帅,在静静的思考,上课期间,把图片首先展示给同学们,学生以追星族的表情,去看待崇拜的侦探,然后就说今天我们要向大侦探一样去发现生活中身边的奥秘,需要同学们理性的思考和推理。又挑选了每个班级在篮球比赛中的一小段视频,其中有体育好而学习成绩不突出的学生,把篮球投到空中运动的场景,然后提出问题,抛到空中的篮球会停下来吗?学生由回答继续向前,有的回答会落到地上,再提问如果没有受到重力和空气的阻力篮球运动的情况会怎样呢?学生会有不同的答案:可能是停止在空中不动,也可能是继续向前,那我们就带着问题学习牛顿第一定律,首先我们动手做一个探究实验: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需要我们怎样的理性推理呢,我们步入新课学习并探究。
学生把一个很理性的东西就转化成身边的很容易发现但又被忽略的运动问题,也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愿意向福尔摩斯去破案一样认真去探究,而不是枯燥灌输伽利略的斜面实验。
案例2、探究的热情被自然激发
在讲解九年级物理关于比热容时,我们要探究沙子和水这两种物质的吸热能力,也知道并且可以想象,同样在太阳的照射下,沙子很烫,海水很凉,我们提出问题,也是很自然的导入。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曲《外婆的澎湖湾》,学生随着悠扬歌声,欢快的齐声歌唱,好像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天真烂漫,当第二次听到“阳光、沙滩”时,就适时暂停一下,问同学们:同样阳光照射下,海边的沙滩和海水,脚踩上去哪个要烫一些呢?那又是为什么?激起了学生学习欲望,探究的热情自然被激发,学生带着感情很快乐的去学习。
让学生身心投入,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尊重事实,探究各种现象之间的联系,分析生活中的物理本质。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兴趣。
案例3、印象深刻导入
我们知道欧姆定律是电学中基本规律,本节课着重探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揭示欧姆定律,并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情境创设的效果是引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关键,我们就按照教科书的安排,运用多媒体展现优美的舞台灯光的变化,和悠扬的音乐声,激发学生提出“怎样改变电流大小”的问题,学生可以自然回答,可以调节电压,或者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以及与它们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定量研究电流和电压电阻的关系,开展实验探究,把心中对物理恐惧的心理转化成有高雅艺术的心态进入学习。
中学生对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教师要积极而充分地利用好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开展物理教学,一句话,就是要在教学的开始阶段“调足学生的胃口”,使其处于渴求知识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