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学故事】关注青年教师成长,搭建家校连心桥
我是大兴区的责任督学姜丽民。那是2015年11月20日的上午,刚从一所学校听完第二节课的我,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接通后,了解到对方电话是某某学校一名六年级学生家长打来的。我耐心地听她说明大意:自己的孩子连续不写作业还出现了说谎的现象。由于老师与家长沟通不到位,处理方式不够严谨,造成孩子不想上学。家长和教师几次的沟通,效果也还是不理想。家长觉得很无助!只好按照校门口提供的信息与我联系!当时,我坦诚地说明自己的观点,并安抚家长不要着急,可以再给老师发个短信息,沟通自己的想法。并就发送信息的内容,表述方式等都和家长进行了切磋,形成了一致意见。同时安慰家长相信老师的素质、能力和对学生的真情。然后告诉她先和老师沟通,重点要说明孩子的现状,沟通后如还有问题,我们再研究下一步沟通策略。家长高高兴兴地挂断了电话。
下午,我不放心事情的发展,又拨通了家长的电话,家长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他已与老师商定解决策略,孩子没有因此而受到任何影响,并连声地道谢。
过了几天,我的电话铃声又一次响起来,这次是这所学校二年级的一位家长。孩子由于和别人打闹,老师的教育方式使这名学生与老师之间发生了不愉快。
家长来到学校与老师沟通又与老师联系不上, 也进不去校门,于是打通了我的手机。家长着急的语气,让我感觉到事态发展如不及时缓解会使简单的事变复杂,出现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问题就会不好解决。于是我安抚好家长后立刻与学校干部进行了联系,找到相关老师,请她马上与家长取得联系,尽快解决问题。第二天,我找到了学校主管干部,了解到这位学生情况很特殊,老师又是刚刚毕业的新教师,缺乏组织管理学生的经验。我将连续出现的问题一起与学校进行了分析,沟通了一些具体情况,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建议学校一定要重视教师的培养工作,注意规范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引导新教师依法依规从教,注意引导教师学习与研究儿童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研究特殊学生的教育策略,研究与家长沟通的技巧,并反复强调就此现象学校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作为责任督学,接到家长电话后如何去做可以说是一门学问,也是艺术。批评指正、评价减分、备案处分等等是方法,但要解决实质问题,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挂牌督学的信息公开,加强了信息沟通,利于巧妙指导,能促进学校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使学校办学更加规范。
在责任督学实际工作中也愈来愈让我体验到,我们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加强与挂牌学校的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深入到学校了解和掌握学校的工作状况。在与学校干部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交往中,在与相关部门干部共同研究探讨工作中,不断总结、积累工作经验,最大限度地发挥好挂牌责任督学的作用,达到督学的理想效果。而理想效果的达成,督导工作者的信息(手机)公开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来源:中国网教育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