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需要延伸
我教小学美术已有7年,美术一直是孩子们最喜爱的课之一。课堂上,他们可以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展示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他们脑海中的世界。我任教以来和学生之间有很多很多的小故事,在我觉得疲惫不堪的时候,这些与他们发生的美好瞬间便成为了支撑我的精神粮食。
有一次在一年级上《出壳了》,按照往常一样在前一周我就让孩子们回去了解任意一种胎生和卵生动物的由来,为这节课做铺垫,可让父母带去观察鸡鸭的破壳而出,也可让家长在网上找视频让孩子观看,果不其然,当我开始问:“请告诉老师你们所了解的哪些是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同学们都积极举手回答我的问题,胎生动物有人,熊猫,小狗等,而卵生动物:小鸡、小鸭子等。异口同声的回答了我的问题,就这样前15分钟的讲课部分结束了,到了练习阶段,同学们都将早已准备好的纸笔拿出来开始完成今天的练习作业,有的画的鸡妈妈孵小鸡的画面,有的是画恐龙破壳而出的画面,孩子们的想象力简直让我吃惊不已,就在这样充满爱的课堂中,下课的铃声敲响了,一个小朋友突然告自言自语道:“美术课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啊,我还想上美术课”,当时的我真的很开心,我知道他已经爱上了上美术课,只有用心去上了课,才会觉得时间过得飞快,只有全身心去投入了,才会有这样的感受,只有用心去上课了,才会赢得孩子的掌声。每一次孩子对我的念念不舍,都促使我更热爱美术这一学科,促使我去提升自己给孩子们带去更多的知识和快乐,在寓教于乐中成长,还有其他事情能比此时更让人快乐吗?
那么美术课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作为教师就要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的道德意识在润物细无声中得到提升,因此在各个学科的每一节课中,都应该有德育渗透的痕迹。美育与德育是相通的,也是相互促进的,所以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比较自然。但是在哪个环节中渗透德育较自然,更容易引导学生,被他们接受?这个问题值得每个教师仔细研究和反复推敲。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天使,他们都有表现美的双手,都具备学习美术的潜力。这就要求我们,在美术课堂活动中发现孩子们有缺乏自信的表现时,我们要及时引导,对他们多一些耐心,多一些鼓励,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建立自信。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要全方位的渗透德育,充分利用美术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让学生感到美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净化。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在情趣上受到陶冶,在道德上受到影响,在心灵上受到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