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教学教研落实方案(草案)
“有效教学”教学教研落实方案(草案)
高中部 2012.3.17
【教学教研背景】
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 ——以学生发展为本,从以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2.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新学生观:将学生看成是发展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新教学观: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师要成为①学生学习的促进者,②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即由教师为主导转变为学生为主体,一切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这个前提下的教师的教学行为将主要是: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反思,合作。
4. 新课程的理念也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通过老师观念的转变,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
[详见转发给各教研组长的word文档《第二辑 有效教学教学研究》及印发资料: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
《高中教学教研理念、目标及校本教研方向—有效教学》(已印发老师);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有效教学教研起点》;
《有效课堂环节研究设计之——“情境创设”》(上学期已印发老师);
《有效课堂环节设计研究之——问题提出、问题意识培养》(已印发老师);
《“问题探究”有效教学模式与学习力培养》(已印发老师)。
【教研目标】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高中部的教学教研目标是:
追求有效教学、打造快乐课堂、提高教学成绩。
共识1——好课的标准:能够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有效的好课;能让大多数甚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相当程度上,实现有效学习的课,是最好的课;而不能让学生实现有效学习,或不能让大多数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课,则是不好的课, 是没有课堂教学价值的课。
共识2——有效课堂“五环节”: 在现阶段中学的教学课堂,评价一节课是否高效的好课,主要看其是否具有“五环节”。 当然,不同风格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甚至是不同学段的课堂教学,其中的教学环节应该是各不相同的。我们强调五个环节,因为这五个环节直接决定着一堂课的是否有效。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一切教学行为、教研目标,最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目前,从我们的实际情况看,教学成绩的差距主要是落实的差距,而落实的差距主要是教师对检测反馈结果进行跟进整改没有真正到位的差距。
【教学策略】为尽快摆脱落后局面,有效提高教学成绩,高中部对各年级教学特作如下规定:
一、高中各年级在常规教学中要贯彻知识落实的策略
1. 以测促学: 测试,一方面以巩固所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另一方面也是促使学生内化知识,使知识尽快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同时,也是师生教学活动的反馈,学生藉以诊断自己新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教师藉以诊断自己的教、导效果,以便发现问题当堂解决、当日解决、当周解决、当月解决。
2. 将落实进行到底:
落实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效率、效果、效益);
落实学生课堂上的有效学习(自主、合作、探究);
落实学生知识和能力的“三清”(有讲必练,有练必评,有错必改,对学生的错误进行连续检测,直到正确理解并掌握为止)。
二、高中各年级在常规教学中要狠抓知识落实的“三清”
1.日清:各年级每天辟出专门日清时间(晚自习),让学生回顾整理当天的学习内容,总结规律,做到不留疑问。
2.周清:形式一: “考,批,改,查,讲”。关键在试题质量和学生自查自改。
形式二: 利用周日晚自习学生回顾整理一周学习的内容,进行清理。
3.月清:通过月考落实。每次月考后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效率自我测定”,画成绩曲线,并要求学生针对月考情况和学习效率测定情况做好总结,制定措施。
三、年级组长是落实“年级教学目标”的第一责任人:
(学部对每个年级提出学期教学目标(在成都普通高中的教学总成绩排名);
(纳入年级组长的周工作安排表;作为年级组长工作述职、汇报、考核的重要内容;
(年级组长可以根据本年级实际情况,灵活机动的安排落实周测、月考;
⑴检查敦促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落实学部提出的“有效教学”基本原则:
①明确的学习目标(投影或板书于黑板上);
②每节课教师讲述不超过25分钟;
③是否组织有效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④是否落实学部倡导的“有效课堂”的常规环节(情境导入、提出问题、组织学习、当堂训练、归纳拓展),特别是当堂训练。
⑵每周敦促、检查各学科有无落实周测,落实“考,批,改,查,讲”;
⑶每月组织、落实月考的“考,批,改,查,讲”。
四、教研组长是落实“学科教学目标”的教研责任人:
(学部对每个教研组提出学期教学目标;
(纳入教研组长的周工作安排表;作为年级组长工作述职、汇报、考核的重要内容;
(教研组长可以根据本教研组实际情况,主动、积极配合年级组安排落实周测、月考;
1.在教研组内积极落实“有效教学”理念的学习、提高、实践,所有教师达成共识,明确自己的教研教学目标和任务;
2.积极推进“有效课堂”常规五环节的研究与探究实践,鼓励创新,鼓励形成教研组特色;
3.狠抓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打造学科“有效课堂”规范、特色。
4.积极配合、协助年级组长狠抓课堂上的知识和能力的“落实”:
⑴检查敦促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落实学部提出的“有效教学”基本原则:
①明确的学习目标(投影或板书于黑板上);
②每节课教师讲述不超过25分钟;
③是否组织有效的课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④是否落实学部倡导的“有效课堂”的常规环节(情境导入、提出问题、组织学习、当堂训练、归纳拓展),特别是当堂训练。
⑵每周敦促、检查各学科有无落实周测,落实“考,批,改,查,讲”;
⑶每月组织、落实月考的“考,批,改,查,讲”。
【本学期学部教研活动组织形式】
1. 各教研组推荐出优质课1-2节(重点在高一、高二),参加高中部期末评选(5月份)。(比例掌握:教研组成员10人以上的可推荐2节,不足10人的推荐1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