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单元大环节教学的落实
小学语文单元大环节教学的落实
北大附中成都新津实验学校小学部李亚琴
本学年以来,我校实行语文单元大环节教学以来,无论是老师还是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益。单元大环节教学不同于一般的单篇教学,它完全摒弃以单篇为基本单位的教学理念,以单元整体的构思来进行教学的。不论教哪一个单元哪一篇课文,都要联系本单元每一篇课文所学的内容,看有什么相同或相似的方面,以便回味与巩固。要把本单元知识作为将要学习新的知识的基础,各项训练才做到扎实有序。
“单元大环节教学”这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也成为我校这一年来教改尝试的目标。本文试就新课标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教学的操作谈几点粗浅看法。
一、整体目标的落实。
单元是个整体,涉及的知识面也很广,知识点也很多。只有通过对各个知识点、能力训练点的消化,才能使学生掌握各个知识环节,形成各种能力,他头脑里才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单元知识体系。因此,各知识点在训练之前要认真落实整体目标,这样,实施各知识环节时才更有效、更贴位。
以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为例:这单元中,我确定的单元重点目标是:1、引导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感受童年生活的丰富多彩,从几个不同侧面的故事中,了解同龄人的成长经历,体会他们的所思所想,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对话和交流,并透过他们的成长故事,认识世界,感知世界,从中得到生活的启示,吸取成长的营养。2、让学生联系各自的生活实际,分享童年生活的体验,感受童年生活的快乐。从而把各自的体验和快乐写下来!
明确了单元重点目标同时,我也兼顾了相关综合性知识点的训练目标。如:生字的认写、词句的理解,修辞的作用、仔细地品味和赏析词语或句子等。
综合性知识目标明确了,我又回归整理,来到单元重点目标之中去,给整体单元来一个消化迁移巩固。如此一来,整体单元的教学目标就非常清晰,而在实施每个知识目标时也能一一落到实处。
二、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举一反三,以讲带练。这里说的"举一反三",不仅仅是从学习迁移的意义上讲的(因为任何教学都应力争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是特指提出一篇课文认真教读,至于同单元里的其他各篇则完全留给学生去自学或组织学生用他们做听说读写的训练材料来做练习。一个单元里的中心课文,与其他各篇具有共同的主要特点时,可以采用这种教法的。
如:第七册第四单元的四篇课文,(《和时间赛跑》《检阅》《争吵》《绝招》)有着明显的共同特点。那都是讲述童年生活,写作方法都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那么,我就把它们编成一个单元整体,举出《争吵》精讲,着重使学生领会"事情发展顺序"的特点;然后以《和时间赛跑》、《检阅》和《绝招》作为学生自学和训练材料,使学生再深入认识写事文章的这一共同特点。我在教改时尝试过:这样做是行得通的。
(二)、各大环节,一环扣一环,衔接知识点。
以一个单元作为一个教学单位有利于做好各个知识点的过渡与衔接,有利于把握教学重点。一个单元,每篇课文是有相同或相似的方面,因此,我们也要把本单元知识作为将要学习新的知识的基础,合理处理好各知识点的连续性。
又以第七册第四单元为例说吧:这四篇课文学习目标都有要求学生"正确读写词语";"体会意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等。因此,我们教学时,根据课文特点,既要做好由读音识字到学字学词学句的过渡;又要做好由学字学词学句过渡到学文、懂文的过渡,合理处理好它们每个知识点教学的过渡与衔接。具体做法如下:①采用新方法把四篇课文的读音、识字和学词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注意其语言文字音形义上的内在联系。②注意课文阅读(理解词语、体会句子)的教学。特别是精讲《争吵》一课。③把全文和学词学句结合起来,通过文意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④好字好词好句写成好篇,帮助学生归纳写作方法,让学生仿写成作文。
(三)、确定重点,加强读写训练。
确定重点,是根据不同的单元,不同的课文,确定知识训练的重点,加强读写听说的能力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浮光掠影和泛泛而谈,克服大量教学时间的浪费,全心全意地把重点力气花在知识点和能力点上。以读而言,有时间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有表情的朗读,有的课文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该背诵的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背诵。以写而言,写好一句话、几句话和一段话都能在课堂上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
又以"童年生活"的第六册第四单元《争吵》一文教学为例,说说我的读写训练:
1、重点段对应读。课文第二部分是重点部分。我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争吵了"我"的表现和克莱蒂的表现。如:,"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要求学生读出后悔的语气;"我又记起父亲……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这一部分要读出矛盾的心理。再来看克莱蒂的表现:"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结合对"瞟"这个词语的理解,我引导学生读出伤心的语气。
2、关键词句体会。"终于挨到了放学。"这里的"挨"字用得很精妙,把"我"的犹豫、矛盾、不该如何面对好友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时,我不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体会"挨"字表达的意思,还让学生试着积累、运用,以"挨"字也仿说几句话。爸爸说的话散见于课文三处,我先让学生找出来,读一读,再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3、深化主题理解。为了进一步深化主题的理解,我组织学生讨论:"你喜欢课文的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让学生自由地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积极发表自己对人物行为的评价,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时机适合了,我还让学生来写一写自己与同学的事。因为课文写的就是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语言朴实、真切,非常切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我试着引导学生按着课文"事情发展顺序"的写法,让学生写一写内容真实、反映同学友情的好片断来!
三、知识的迁移巩固。
知识点的掌握不可能一次性完成,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的基础,合理处理好各知识点的连续性。
又以第七册第四单元为例说吧:这四篇课文学习目标都有要求学生"正确读写词语";"体会意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等。因此,我们教学时,根据课文特点,既要做好由读音识字到学字学词学句的过渡;又要做好由学字学词学句过渡到学文、懂文的过渡,合理处理好它们每个知识点教学的过渡与衔接。具体做法如下:①采用新方法把四篇课文的读音、识字和学词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注意其语言文字音形义上的内在联系。②注意课文阅读(理解词语、体会句子)的教学。特别是精讲《争吵》一课。③把全文和学词学句结合起来,通过文意帮助学生积累好词好句。④好字好词好句写成好篇,帮助学生归纳写作方法,让学生仿写成作文。
(三)、确定重点,加强读写训练。
确定重点,是根据不同的单元,不同的课文,确定知识训练的重点,加强读写听说的能力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浮光掠影和泛泛而谈,克服大量教学时间的浪费,全心全意地把重点力气花在知识点和能力点上。以读而言,有时间指导学生正确的朗读、有表情的朗读,有的课文还可以分角色朗读,该背诵的也可让学生在课堂上背诵。以写而言,写好一句话、几句话和一段话都能在课堂上坚持不懈地进行训练。
又以"童年生活"的第七册第四单元《争吵》一文教学为例,说说我的读写训练:
1、重点段对应读。课文第二部分是重点部分。我先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争吵了"我"的表现和克莱蒂的表现。如:,"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要求学生读出后悔的语气;"我又记起父亲……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这一部分要读出矛盾的心理。再来看克莱蒂的表现:"不时用眼睛瞟我,从他的眼里表示出来的不是愤怒,而是悲哀。"结合对"瞟"这个词语的理解,我引导学生读出伤心的语气。
2、关键词句体会。"终于挨到了放学。"这里的"挨"字用得很精妙,把"我"的犹豫、矛盾、不该如何面对好友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时,我不但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体会"挨"字表达的意思,还让学生试着积累、运用,以"挨"字也仿说几句话。爸爸说的话散见于课文三处,我先让学生找出来,读一读,再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3、深化主题理解。为了进一步深化主题的理解,我组织学生讨论:"你喜欢课文的哪个人物?喜欢他什么?让学生自由地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积极发表自己对人物行为的评价,从而加深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时机适合了,我还让学生来写一写自己与同学的事。因为课文写的就是同学之间发生的事,语言朴实、真切,非常切合学生的心理实际和生活实际。我试着引导学生按着课文"事情发展顺序"的写法,让学生写一写内容真实、反映同学友情的好片断来!
知识面的拓宽,认识是不断加深的,因此我们要把知识点的训练进行消化、迁移、巩固。以单元整体来说,可以用"一读,二比,三议,四写"来消化迁移巩固。下面,又以"童年生活"的第七册第四单元说说知识点的迁移巩固:
首先,我让学生对整个单元进行全面的阅读、写作分析,再系统地小结那四篇文章的专题训练点: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其写作点: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把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然后,我又让学生根据原先布点的知识项目以及知识重点,让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诵课文,即是"一读"。用"读"再回忆"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用"读"再感受童年的童真童趣。
接着,"二比",让学生求同求异的、成横向纵向的角度把《争吵》一文与其它三篇课文《和时间赛跑》、《检阅》、《绝招》的写作方法进行对比。通过"比",学生对"事情发展顺序"的写作特点更明了,对"事情发展顺序"的写作方法更深化。紧接着"三议",即对"课文的主题、课文的写作特点、写作方法"这样的知识点进行系统讨论、积累、整理、消化。
最后,就是"四写",我让学生运用"事情发展顺序"的写作方法写一篇《我的童年生活》的作文,以完成整个单元知识的训练,达到"明确掌握要求,消化巩固项目"。
单元大环节教学,呼唤着有志教学改革的语文教师去继续尝试,而本文试就新课标教材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四单元教学的操作来讲述单元教学的方法,我想必将促进单元教学的推广,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我更希望"单元教学"这一语文教改实践,必将开出绚丽之花,结出丰硕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