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高三教学特辑1 高三复习阶段性教学任务的明确和实施
2012级高三教学特辑1
高三复习阶段性教学任务的明确和实施 2011.10.18
中学部
第一阶段 时间:2011.8—2012.3(包括零诊到一诊,一诊到二诊)
1、紧扣教材
好处:有利于准确把握知识点;有利于构建好知识网络;有利于找准解题的依据;有利于解答好中低档题。
要求:紧扣教材、用好教材;熟悉教材、活化教材;重温教材、挖掘整合教材;落实知识的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和应用性。
建议:*教材是最好的复习资料;
*教材是《考试大纲》最好的解读材料。
*不要轻视教材或怕麻烦而单纯依赖复习资料上的知识归纳。
*强调“细、低、全”,消灭知识盲点。
△教材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知识点,建设知识网络,找准解题依据,解答中低档题。
△活化教材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能力;
△中档学生一定要重视课后习题,重做教材习题是学生(特别是中档以下学生)重要的复习策略;能自主熟做教材习题,上二本线一般是没问题的。
△利用教材抓知识落实:全面性、重点性、精确性、联系性、应用性;重点内容要求学生能准确复述。
△用活教材:将高考题中的核心内容还原到教材上,提示学生重视课本使用;
2、构建网络:板块知识构建、基本原理串联、相关关系串联;联想与总结,对比与归纳等。
3、立足基础:
*复习课中例题的选择、习题的配备必须精心设计,注意基础性、启发性、代表性、综合性。
*要反复纠错,要走出“越基础的东西越易出差错”的怪圈(要求学生建立纠错本) 。
4、用好导案学案——明确以下几点:
*复习学案一定要有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白高考要求;
*复习学案要体现高考知识点,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梳理,学生应该提高的能力;
*复习学案要有高考题体验、针对性练习、考点突破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发散提高检测等互动练习设计;
*复习学案要及时批阅,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课堂处理、下节学案调节;
*复习学案要留足学生“先学”时间、完成指定“先学”内容(一定要求学生结合读课本完成),“后教”设计要有针对性;
*复习学案一定要有定时练习,做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
第二阶段 时间:二诊到三诊(2012.3—2012.5月初)
做法:专题复习,考点到位
目标:提高能力,强化综合
专题设置:
①专题复习可以与一轮复习相融合,也可以与三轮复习融合。即第二阶段的时间分割可以淡化,将专题与一、三轮复习交叉融合,提升综合能力;
②突出主干知识(最基本的知识),强化应用性能(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应用等);
③提取的专题应紧密结合高考试卷题型,进行专题题型思路、方法、解题表达等题组训练,突破考点。
第三阶段 时间:2012.5—2012.6(三诊到高考)
目标:考点过手,增强信心
做法:查漏补缺,冲刺训练
回归课本、研读考试说明、冷静思考、知识与能力和谐发展;
做套题、模拟题,最后查缺补漏、规范答题、及时纠错;
一方面回归课本、冷静思考,达到知识与能力的和谐发展。
一方面通过套题训练,弥补知识缺陷查漏补缺,并强化笔答题的规范性和文字表达的准确性。
要求:1、再次研读《考试说明》。
2、重视实验、社会实践体验。
3、再次回归教材。
4、及时纠错。
学部要求:一轮复习一定要覆盖、过手全部知识点,但要注意重点突出;
复习起点、习题选择和设计不要过高,着眼于基础知识的夯实、查缺补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