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高三教学特辑11 一诊后高三理综学情调查分析
2012级高三教学特辑11
一诊后高三理综学情调查分析 2012.2.10
中学部
学部寄语:一诊考试,既是一次教学成果的检测,也是一次排名位次的外在显示,也是一次学校声誉的提升;对学生来说,它既是一次知识的检阅,也是一种自信心的培植,同时是弥补知识漏洞、提高应试能力的最佳时机,更关系到高考上线层次问题,已成为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因此我们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
(一)理综失分状况
1.从学科层面上:各大题失分人、失分数都很多。提醒我们,今后理综学科复习教学要多注重这几块,多做针对性的强化训练,以便首先扫除学科阻碍,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科成绩。
2.从知识的储备、能力层次、试题难度上:主要失分是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不够扎实,其次是获取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存在欠缺。绝大多数同学已能认识到提高理综成绩的关键在于掌握各科的双基知识,还需要老师在后段的教学中进行敦促落实与思维的流畅训导。
学生在审题与表达能力——如解题步骤不完整、文字表达不严谨、计算过程不规范、专用术语不规范、计算结果不准确、书写潦草涂改多——大多自我感觉良好。但是由于上述因素十分情况仍十分严重,这可能由于平时缺少这方面的训练和指导,使许多同学养成了“眼高手低”的毛病,应特别注意克服。
(二)理综答题习惯
1.开考习惯:1/3同学开考习惯很好,能够“快速通览一遍所有试题”,或“先看清试题说明的要求,如开头说明的一些常量取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等。还要看清共有多少道题,多少大题,多少小题,反面有无试题,是否有缺页等”,但仍有部分同学试卷一发到手就急于做题,表现的过于紧张或者认为时间不够等。
2.审题习惯:高考,三分审题,七分答题。良好的审题习惯,正确的审题方法,既能提高解题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因此,审题是考试夺取高分的关键之一.在理综考试中暴露出的审题问题主要是:缺乏相关的学科基础知识,对信息理解不到位甚至错误的占失分因素的1/3还多,有不能认真审题的坏习惯的同学占1/4多,不能排除干扰信息,抓住主要信息约1/5,表明提高审题能力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3.涂卡习惯:绝大多数同学涂卡习惯良好,全卷完成一起涂;全部选择题完成一起也可。要对做一题涂一题的少数同学提醒,改变不良涂卡习惯,因为这种不良涂卡习惯会严重消耗时间。
(三)理综答题顺序
1.理综试卷卷Ⅰ答题顺序:卷Ⅰ的试题是按生物、化学、物理编题的,大部分同学是按试卷题目顺序答题,按科目顺序答题占小部分,按优势学科先答题的更小一部分,按先易后难灵活答题有不少。这种状况是可以的,是比较科学的、有效的,符合考生的考试心理。因为试卷选择题一般是按照先易后难的梯度来进行的。
2.理综试卷卷Ⅱ答题顺序:卷Ⅱ的试题是按物理、化学、生物编题的,学生在II卷答题顺序处理相对比较灵活,有的同学按优势学科先来,有的同学按科目顺序答题,也有按先易后难灵活答题;近一半的同学先做化学,近四成同学先做生物。符合主流方向和试卷难度要求和学生的做题习惯,值得肯定。
(四)理综答题时间
大多同学做理综卷有较为科学的时间分配,但有部分同学没有时间分配,相对做卷比较盲目。由于试卷是拼盘的,所以科学的时间分配是很重要的,只有这样提高得分率才能得到保证。
在卷Ⅰ即选择题部分(客观题部分),有八成多同学用的时间是50分钟内,其中近六成同学用的时间是50~ 40分钟,二成是40~ 30分钟,小于30分钟只有极小部分,相对比较合理与可喜,当然大于50分钟还有一部分,主要是选择题每题的平均解题时间过长。同时我们要看到,八成多同学中用时50~ 40分钟有近六成,还不十分理想,同时在回答理综选择题你做题的“快”、“稳”问题上,求稳不求快的、求快也求稳各约1/3。所以我们接下来还必须进行限时的选择题专项训练,调整好、训练好他们的解题速度。
在卷Ⅱ即非选择题部分(主观题部分),有1/2左右同学用的时间是100分钟内,但是超过100分钟还占约1/3,所以造成时间不够,有不少同学试题未做完,这个现实很严峻。
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考试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由于部分同学解题速度慢,且时间分配不好,在某一道难题上停留时间过久,造成题目做不完而失分。不少同学认为:“如果给我足够的时间,如3小时,我的得分会提高”。这种现象更充分说明了我们在平时的训练必须讲究解题速度,速度出成绩,必须要追求“刘翔效应”。
由于时间不够导致未做完的同学大有人在。各位老师在平时教学中一定要加强解题速度训练,只有速度上去了才能赢得时间,提高效率、提高成绩。时间就是分数,而解题速度就成了很多同学高考的“分车道”。
(五)理综学习策略
1.学习反思:每次理综考试后能做出反思或分析的不到一成,大多数同学停留在校对题目层面。 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反思要求还不严格,措施不到位,没有引起学生思想上足够的重视。学生只有重视了、反思深刻了,学生下次才能不犯或少犯原来的、同类的错误。反思是学生成绩提高的助推器。
对于一诊后的试题反思和分析,是重中之重:如何补救知识漏洞?如何巩固薄弱环节?如何调整复习策略?
2.回归课本:回归课本是关键,目前没有回归课本学生仍有一部分。也许有的老师认为现在还不是回归课本的时候,但学部希望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做到回归课本,要指导学生回归课本,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
3.整理资料:做好复习资料整理是学生复习阶段一个环节,复习资料整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成绩提高的过程。这一点我们平时既缺乏力度,也反映出学生平时就没有这种习惯。更谈不上平时去建立有效的理综“错题集”了。希望教师要通过宣传往届生、状元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提供给学生好的案例,张贴相关的资料,形成一种氛围。
4.做题思路:大多同学对理综常见的大题,做题还不熟悉,思路不清,没有形成应有的解题模式。在后阶段一定要重视大题题型的专项训练,形成解题模式。
5.高考信息:让学生了解今年的《理综考试说明》。因为《理综考试说明》里边不但有命题纲要部分、难度、示例,而且有样卷(试卷结构)。各科教师一定要把与学生关系大、重要的部分印发给学生。
(六)理综教学改进:
1.要加强学生对理综学习的自信心培养,加强学生对理综考试的心理疏导工作和心态调整。
2.要加强理综三科失分知识块的研究,不断提高学生的审题与表达能力。
3.加强学生的答题习惯培养,如尽量减少无谓失分。
4.不断强化和训练学生的理综三科的答题顺序和答题时间,使之程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