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级高三教学特辑12 提高高三复习课堂效益的策略
2012级高三教学特辑12
提高高三复习课堂效益的策略 2012.2.16
中学部
(一)认清高三学科复习题使用的价值定位,提升复习题的针对性和使用价值
常见的高三复习课模式:知识点复习→历年相关高考试题展示→学生练习→评价、巩固→下一知识点复习……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是否出现以下的情况:
(1)为复习某个知识点,用了好几个高考试题,学生忙于做题解答,无暇领会教学意图,有走马观花的感觉,降低复习有效性。
(2)由于命题的目的性不同,使得无关选项的讲解浪费大量时间,导致想要重点点评的地方讲不到位,习题本身的价值很难发挥。
(3)由于高考试题有一定区分度,教学设计时直接采用不利于把握难度的递进。
建议1.不同复习阶段的范例题选用价值回归学生为本,最大限度的提升教学实效: 高三第一轮复习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解决学生存在的知识缺陷,即解决“懂不懂”的问题,通过第一轮全面的复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模块化。避免盲目的地毯式的复习与练习使很多学生会的还在讲,不会的又匆匆而过,缺少让学生内化的过程。
建议2.高三二轮复习中课堂范例题的价值定位和开发。 我们的观点是:
(1)课堂范例题应有别于作业题、考试题或高考题,它是需要认真重组改编过的。
(2)改编依据是对考纲和自己任教学生原有错题的统计基础上,将若干习题有目的的拼凑、修改而成。
(3)组题和编题的原则:①科学性原则;②有代表性(即该学),能起到举一反三,甚至能起到归纳知识规律的桥梁作用;③难度安排与控制(即能学);④兴趣性原则:通过合理的编排顺序或创设一定的情景激发学生复习思考;⑤综合性原则:能带动更多的已复习和未复习的内容(“范例教学”原则)。
(二)在习题评讲中展示过程,达成方法过手
1.加强示范,为学生提供便于模仿的典型实例。
一是在课堂上以典型习题为例,为学生就深层表征、变换问题、画草图即图像表征等等表征方法做出示范。
二是引导学生细心钻研参考书中对例题的详解,并提出具体要求,以使学生明确要努力达到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展示自己真实地思维过程,教师的思考示范必然会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对问题解决最佳切入点的探索,教师在引导学生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也应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思路,然后通过师生共同的探讨,使学生发现干扰自己问题解决的因素,让学生通过体验掌握信息提炼的方法。
2.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认知策略指导程序性知识的运行。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难题的实质在于解决问题者的学习记忆中暂时还缺少一个或几个制约全局的知识点,从而不能产生顿悟。因此,解决难题的关键任务就是尽快从已有知识结构中检索到所需的知识,或者通过对已有知识的重新组合而产生可用的新知识,或者通过原有知识的迁移产生新的可用知识。
在习题讲评课中,将自己在认知策略指导下是如何想到这样去解的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加强对自己在解题过程中认知策略运用的反思与总结,并在课堂中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共享。
充分展示每一个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指示出各种操作的步骤和顺序,当学生掌握了这种程序时,就可以减少许多因程序的不明或混乱而造成时间浪费和产生消极情绪,有利于问题解决者缩短搭建条件与目标之间“桥梁”的时间,明确相关信息和无关信息,提高提取信息的准确性。
3.突出讲评后的强化,力求正确表征取代错误表征成为优势兴奋性表征。
知识优势兴奋性表征,是知识表征方式的一种,是指学生获得的知识在被应用时,能否保证自动、优先被激活。自动被激活强调学生对一种知识可用时,该知识是否兴奋到立刻提取的程度;优先被激活强调学生在拥有两个或多个同类功能知识可用时,相对比哪一知识可以被优先提取。
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一道学生做错过的题,老师讲评后再考,他依然错答。心理学认为造成这类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学生面对一道陌生习题,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出了解题方法后,这种方法无论优劣对错,都容易成为他的优势兴奋性表征,虽然教师的讲评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方法的对错,但正确的方法若不进行必要的强化,就无法取代错误的方法而成为优势兴奋性表征,也就是说学生对于错误的解答方法要比正确的解答方法熟练。当考试中他又面对同一道或同一类题时,他头脑中优先被激活的将依然是错误的解题方法,而不会自动提取相比之下不熟练的正确的解答方法,试题还会被错答。
所以,在习题教学中注意突出讲评后的强化。
一方面要求学生在老师讲评之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重新完成试题的正确解答,并且针对正误解法进行一番细致的对比反思,对正确方法的程序进行优势兴奋性强化;
另一方面,对于重要的解题方法,则讲评后随即布置同类习题及必要的变式练习,要求学生强化训练,力求使正确表征取代错误表征成为优势兴奋性表征,并提高其的优势兴奋性水平。
(三)转变教学观念,“以学定教”,提高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效率
1.树立“以学定教”的学生观和教学观。
2.课前“为生而备”,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3.课中“以学而教”,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4.课后“以学而思”,有效反思每一节课。
5.转变教学观念,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部提醒:提高每一节课的实效,一点一滴从零做起,一点一滴铸就我们的成功。
不好高骛远、脱离实际;不凭老经验办事,重复自己的过去;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