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部: 家校携手,为了孩子明天更美好——记初三学生家长会
为了让初三学生家长更加明确我们的中考目标,同时也为了让他们了解毕业班中后期的管理策略和中考备考方案,期中考试后,11月30日上午,初中部邀请房校长和初三学生家长就如何培养孩子的优秀品质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提出了四点建议。
一、家长要努力培养孩子15种优秀品质。
1、 孩子一定要自信。自信多一分,成功多十分。
2、 孩子一定要自立。自立是生存的开始,作为寄宿制学校,我们要着力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
3、 孩子一定要乐观。孩子要有乐观的心态,内心才能永远阳光 。
4、 孩子一定要坚韧。生活中挫折是必然的,孩子必须有承受挫折的能力,要培养孩子坚韧的品格。
5、 孩子一定要勇敢。勇敢是推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6、 孩子一定要进取。积极进取是人生的态度。
7、 孩子一定要勤奋。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耕耘一分才。
8、 孩子一定要注重行动。务实行动,持之以恒,把计划变为现实。
9、 孩子一定要负责。责任是一个人成长的动力,家长要对孩子负责任,因为责任传递责任。
10、 孩子一定要自制。学会控制自己将会使自己变得更强大。
11、孩子一定要宽容。宽厚容人,不苛求别人,学会和平处理矛盾。
12、孩子一定要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
13、孩子一定要学会分享。开放的花园才是最美丽的。
14、孩子一定要乐于合作。这是现代中学生必须具备的素质。
15、孩子一定要崇尚运动。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房校长与家长亲切交流
二、四点建议
1、家长要真爱孩子。家长要学会爱孩子,多鼓励,多称赞。
2、家长要让孩子心静。要努力营造简单家庭,阳光家庭,不和孩子说没用的干扰信息。
3、家长要少安排孩子参加各类培训机构的课外辅导。相信学校的备考工作是科学有效的。
4、 家长要做孩子的朋友。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多交流,少批评,多表扬。
初中部侯主任就初三年级开学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和下一步复习备考工作和家长进行了充分的交流。
一、开学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
(一)、明确奋斗目标。
1、中考新津县前10名实现“0”的突破,力争培养出新津县中考状元。
2、总均分新津县确保第一名。总均分在今年的基础上突破500分,6个平行班班均分之间最大差值坚决控制在10分以内,各学科科均分之间的最大差值坚决控制在5分以内。
3、600分以上优生人数突破10%,达到20人;省级示范高中上线人数突破15%,达到30人。
4、毕业合格率达100﹪。工作措施:
(二)、全面落实各项措施。
1、强势推进班级管理
(1)狠抓教育常规,凸显教育效果。
(2)狠抓学风建设,强化道德品质教育。
(3)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4)加强对后进生,尤其是问题学生的跟踪教育和管理。
(5) 班主任和科任老师高度重视家校联系工作
(6)实施班会、晚检的序列化教育,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上下功夫。
(7)定期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指导学法,帮助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课堂学习,综合复习的效率。
(8)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2、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1)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走上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不断探索并形成有特色的备课组的活动模式,以此来促进初三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提升。
(2)强化教研组长的管理职责,教研组长充分发挥管理、组织、协调、示范、引领作用,准确把握学科教学、复习的命脉和方向
(3)各教研组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研工作的实效性。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突出对课程标准、教材教法、学生学法、中考试题的研究,根据本届初三学生的实际,制定、实施毕业班教学、复习计划。
(4)强调同一备课组要将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工作做好,多“碰头”,吃透教材,协调进度,打群体战。开展二次备课(即在集体备课基础上的根据各班具体情况的课)。
(5)认真落实分层教学策略,深刻领会分层教学策略的重要意义。既密切关注学困生,更始终突出600分以上的优生培养,保证合格+优秀的培养原则始终得到落实。
(6)各教研组立足学生,面向中考,努力办好学科讲座和学科辅导,各教研组长制定好讲座和辅导的计划,确定时间、内容、主讲人,上报学部统一安排。
(7)突出抓好尖子生培养,实现尖子生数量和质量新的增长。各教研组扎实推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研究,立足课堂,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发挥集体智慧,实现资源共享。立足学生,在课前准备上下功夫,在精讲精练上做文章。
(8)加强对毕业班的教学常规检查,不定期的对全体初三教师的备课情况进行检查,检查课堂教学情况、作业批改反馈情况以及初三各备课组活动情况。
(9)注重初三年级教学质量的跟踪、使初三年级的教学管理更趋制度化、科学化。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
(10)加强初三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初三教师队伍的总体素质,提高教学、教研能力。第一学期重点推出初三年级教研组长、骨干教师课堂教学研究课,第二学期将重点推出七门学科专题复习课的教学研究。学部领导对初三老师实行"推门课"的听课及教学研究活动。
二、下一步复习备考工作。
1、做好各学科复习规划
要将考纲(考试说明)规定的全部考查内容划分成若干单元:
以“单元整体复习”为思路,谋划第一阶段单元复习 。
以“强化主干重点”为思路,谋划第二阶段专题复习 。
以“系统综合应考”为思路,谋划第三阶段综合复习 。
以“考前热身辅导”为思路,谋划第四阶段整理复习。
2、 复习阶段规划安排
第一阶段单元复习:3月底结束。单元复习主要是让学生牢固、全面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夯实学科基础,领会学科思想,系统构建和内化学科知识网络。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4月底结束。 专题复习主要是让学生系统掌握主干知识、重点内容、热点、焦点问题,培养学生解决专题问题的能力和知识拓展能力,要有针对性的确定复习专题。
第三阶段综合复习:5月底结束。复习主要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知识迁移的能力。综合复习一般以“套题”训练为主。
第四阶段整理复习:(6月1日—12日)。 整理复习主要是系统回归基础、查缺补漏、自主整理、准备应试的过程。
3、指导学生做好自我复习规划 。
(1)学科教师不但要制定好切实可行的总体复习规划,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做好个性复习计划,明确自己在总复习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2) 老师要清楚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缺欠,老师要具有透过分数看清学生知识疏漏及能力缺欠的能力 。
(3) 指导学生系统整理和归类复习资料(包括错题记录),编制属于自己知识网络图表,系统、牢固掌握知识体系。
(4)班主任老师要清楚每个学科的复习计划,使教师和学生的复习规划相辅相成。同时,班主任老师协调本班各学科教学情况。
(5)还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通过这次交流活动,初三家长们目标更加明确,信心更加坚定,为我校明年中考工作取得辉煌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